第2213章各有论断(2/7)

家的托词,或是震荡社稷,或是一场闹剧。

司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沉声说道:『某知之。』这个事情,在他落笔之前,他就考虑过了,向一个盛行的,已经成为了普遍认知的事务提出质疑,肯定是要承担极大的压力的。

『既如此,仲达可有定策?』斐潜问道,然后停顿了一下,补充道,『五德之盛,非言也,乃利也。』

五德之所以成立,甚至是推广到了当下,是因为他有其赖以生存的基础。并且当年邹衍推行五德之说的时候,也并不是没有人反驳过,至少孟子和荀子都说自己有意见,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被秦王所采纳。

因为秦王当时需要的是一种可以证明其行为合理性的东西,并不是追求在道理上是不是合理。相比较而言,孟子的王者论,荀子的霸者说,都不如五德好使唤。简单,听话,好用,还容易清洗,要手动有手动,要自动有自动,还可以翻过来返过去的使用,反正相生相克么,具体怎样都行。

『所谓世长存,而运不常继,春秋之时,战国林立,岂可越众而承,继百年之运?』司马懿说道,『如若五德伦常,天道不可违,那么周王亡国,华夏纷乱,其运何在?若五德可争,则又与天道何干?故今之所替,当以王统之,以霸行之……』

斐潜缓缓的点了点头。

其实司马懿提出否认五德,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将王朝的更替从所谓的『奉天承运』当中拉扯出来,然后成为一种存粹的政治行为,不再披拂着神话的色彩。

这么做当然有好处,也有坏处。

好处是政治会更偏向于理性化,也会使得一些原本被有意或是无意的回避的问题,重新会被摆放到桌面之上研究和探讨,这对于华夏未来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而坏处则是一个原本认知的东西被打破,这种思想上的变动,思潮涌动之下,有可能也会倾覆不少的船只,抗得住风浪的,将会留存下来,扛不住的,就会被淹没……

『五德之说,乃术士所言,怎可用之国政?』司马懿继续说道,『依天道以断人事之不可断者,乃一时无奈之举,又怎可行之万世?五德之盛,使得谶纬横行,动则谓天命,言其德,推符纹,呈祥瑞,假以其名,拖词五德,便得其胜,几类巫毒厌胜乎?』

『哈哈哈……』斐潜哈哈大笑起来,然后指了指司马懿说道,『须知某于河北之时,平阳之处,也曾进过祥瑞……仲达就不怕某恼羞成怒,责罚于汝?』

司马懿拱了拱手说道:『可一时而为,不可一世为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诡三国》 最新章节第2213章各有论断,网址:https://wap.bqg999.org/14/14691/2212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