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十二章 蔫溜了(2/6)

除了每年替法国总公司生产一部分贴牌服装销往欧美之外,华夏公司在京城的服装专营店也已经扩充到了九家。

建国饭店、首都机场、长城饭店、京伦饭店、京侨饭店、西苑饭店、兆龙饭店、丽都饭店,还有一个天桥商场的折扣专营店,个个买卖红火。

这还不算沪海的三家和花城的两家呢。

可以说光这些服装批发和零售的买卖,就已经够忙乎的了。

而且为了实现大师弘扬法国美食文化的心愿,华夏总公司还兼营餐饮业。

其麾下有马克西姆餐厅、美尼姆斯餐厅。

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,通过联营的方式,提前布局了美容美发和职业模特培训业务。

那想想看,这样的业务发展速度,这样多元化的经营,对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来说是多么大的人力负担?需要多少个管理团队?

是,确实其麾下的这些业务都挣钱。

可以说呈现出了四面开花,繁荣兴旺的美好景象。

只是这跑马圈地的事儿就是再好,那也需要足够多的合适人手来干才行啊。

业务扩充的速度要是远超找到合适人才的速度,那华夏总公司的滋味儿可就不大好受了。

着急是必然的。

没错,缺人是可以雇人。

而且现在社会环境和过去大不一样了,全国人民都知道外企的待遇好了。

许多高级知识人才,尤其应届大学生,宁可不要铁饭碗,也不惜挤破头往外企里钻。

特别是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。

作为最早进入华夏内地的外企,作为服装行业的引领者,知名度早已在华夏内地登峰造极,享誉遐迩。

再加上其工资之高,待遇之优厚,福利之丰富,更是共和国首屈一指的存在,对内地的人才有着无以伦比的吸引力。

平时就不知道有犄角旮旯,藏着多少人在想方设法找裙带关系,托外服公司往华夏总公司里塞人呢。

如果能够公开招聘,一呼百应是一定的,弄不好能引来上万人参与应聘竞争。

可是话又说回来了,想来皮尔卡顿的人虽然不缺,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新招的人都是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的。

而且从小在红旗下长大的人,受体制影响太深,连改变思维模式和适应全新环境都需要不少的时间。

这些新人学历再高,可还真挑不出几个人,能迅速适应外企的工作需要,很快顶上大用的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国潮1980》 最新章节第一千六十二章 蔫溜了,网址:https://wap.bqg999.org/171/171857/1064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