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盛世“三民”(1/5)

虽然杜如晦号称是“房谋杜断”里面的“断”,而说明了他非常擅长于决断。不过,所谓擅长于决断,用一个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擅长于分析,分析能力很强,并且能够很快的判断出这里面的利弊。房玄龄擅长于谋划,可是却不擅长于分析事物的具体利弊,杜如晦也许也就是擅长从这些方案里面挑选出一个好处最大,坏处最小的方案,这样获得最大好处。而这个是建立在分析能力之上的,杜如晦的分析能力很强。

可是现在杜如晦发现时不凡居然比他的分析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,这样让杜如晦真的是感觉可怕了。杜如晦却并不知道,时不凡在后世分析过的各国经济数据简直是无以伦比,甚至在数据分析法方面比起杜如晦更有经验。时不凡在后世接受过专业的教育,而杜如晦在分析能力上面却明显不如后世的那些人更专业更系统。当然,也不能够因此就判断后世人比杜如晦更合适当一个宰相。因为想要当宰相光有能力不行,还要非常懂得人情世故,后世人虽然业务能力上未必比杜如晦更差,可是在人情世故上面绝对不是杜如晦的对手。

可是,虽然哪怕目前时不凡也许在人情世故方面不如杜如晦,可是杜如晦却明显感觉到这个时不凡的“断”比他更厉害,一下子就拿捏到了李世民的底线上。时不凡掌握非常好,完全正好拿住了李世民的底线,既没有过底线,也都为自己谋取了最大利益。所以杜如晦这才感觉到时不凡的恐怖,这个拿捏如此之恰到好处,杜如晦都感觉可怕。不过杜如晦并不清楚,其实时不凡只是因为对于他们的计划一清二楚,李世民的各种计划都被时不凡知道了,所以他自然可以很好拿捏这个“尺度”。情报信息,往往决定了前途。时不凡学习经济学的时候知道信息不对称,那可是非常不利的。李世民目前对于时不凡了解太少,可是李世民他们的计划却是对时不凡单方面透明的,他们当然被时不凡吃得死死的。

“时校书郎,假如孤王能够有一天能够执掌我大唐军政,孤王愿意为天下万民做些事情。孤王希望能够让我大唐安定,能够让我大唐百姓衣食无忧,这样可就是一个盛世了。”李世民说道。

不过时不凡却摇头说:“秦王,我认为这个并非是盛世,光靠衣食无忧和国家安定,并非是真正的盛世。”

“哦?衣食无忧,还不是盛世吗?”李世民倒也都是有些意外,自古以来的盛世不都是衣食无忧,国家安定也就是盛世了吗?

时不凡解释说:“所谓盛世,我倒是更认可礼记里面的一片文章。那篇文章是以‘大道之行也’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文科大唐》 最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盛世“三民”,网址:https://wap.bqg999.org/21/21329/44.html